教師為什么要進行小課題研究
教師為什么要進行小課題研究?小課題研究有哪些價值?小課題研究的作用是什么?現在大課題之下還存在著很多小課題研究,小課題研究比大課題數量更多,機動性更強,非常適合一線教師研究,那么我們怎么看小課題研究呢?
小課題或者說是微型課題,大致由這么幾個定性:小步子、低臺階、快節奏、求實效。小課題研究抓取的問題小,參研的人數少,課題組織的方法靈活多樣,因此可以說很適合一線老師進行研究。
一線教師教學任務重,工作量大,很難抽出很多的時間去進行復雜教育問題的思考與研究。但是一線教師在具體的教育教學工作中,都會碰到一些棘手的問題,有時也會取得拍案叫絕的發現……老師們如果把這些東西自然地抓取到課題中來進行研究,就很容易改善教育教學工作的效率,就能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同時也能夠通過提高自己的思想理論水平,使自己走上專業化的發展道路。小課題研究的五個步驟是什么
小課題研究的價值在于通過研究來提高教師的能力,即反思能力、總結能力和改進課堂教學的能力。這三種能力是有層次的,其發展是螺旋式上升的過程。
學會思考。思考是一種能力,對于同一節課、同一個問題,甚至是同一種現象,不同人思考的內容和認識的程度是不一樣的。比如,對同一節課的評價,有些教師的點評就能鞭辟入里、條理清晰、環環相扣、入木三分,這就是一種能力的體現。這種能力不是天生的,往往是長期訓練的結果。搞課題研究,就是要提高教師的思考能力,不僅要經常性思考,而且要知道思考什么、怎么思考等,只有這樣教師的思考才會更敏銳、更深邃。
學會總結。總結是研究過程中基于思考基礎之上的一種歸納能力。工作或生活中的問題需要總結,亮點需要總結,成功經驗需要總結,失敗經歷也需要總結。這些總結是個人思維系統化、邏輯化、體系化的過程,是思考的升華與提煉。在工作中,有些教師在談論某個問題的時候常常滔滔不絕,但一旦讓他形成文字性材料就“卡殼”了,究其原因就在于不善于總結,不善于表達。而課題研究的過程就是提高總結能力,培養表達能力,提高思維的縝密性和邏輯性的過程。
學會改進課堂教學的能力。學會反思、學會總結是必要的,但學會改進自己的課堂教學才是課題研究的主要目的。在課題研究中,教師在反思和總結的基礎上,不斷提升自己的應變能力、組織能力、處理能力等,以適應不同教學對象、不同教學任務、不同課型的要求。這些能力是一名教師專業水平的真實體現。
本文由卓文著作網首發,轉載請注明出處和鏈接。
文章名稱:教師為什么要進行小課題研究
文章地址:http://m.guanyisy.comhttp://m.guanyisy.com/anli/keti/20095.html
相關閱讀
- 2025-06-26申報課題需要的材料明細
- 2025-06-23課題的審核要素
- 2024-03-01課題結題證書是一人一張嗎
- 2024-03-01課題分工安排
- 2024-03-01課題開題如何論證
- 2022-02-10課題申請書范文2篇
- 2022-02-09橫向課題經費報銷技巧
- 2022-02-09qc課題是什么意思
- 2022-01-27課題研究方案與課題開題報告區別
- 2022-01-27課改專題類選題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