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縣級課題結題報告怎么寫
縣級課題是縣級單位主辦的課題項目,一般參與的教師多是縣級及縣級一下學校的教師。縣級課題結題需要撰寫課題結題報告,本文以“學困生閱讀能力低下原因分析及對策研究的結題報告”為例,為大家介紹小學語文縣級課題結題報告怎么寫。
學困生閱讀能力低下原因分析及對策研究的結題報告
棲山中心小學 呂夫莉
一、課題的提出
1、課題提出的背景
無論何時何地提起學困生,總是讓老師們無法釋懷。老師們在學困生身上付出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卻收效甚微。絕大多數學困生存在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閱讀能力低下。由于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較差,閱讀能力欠缺,課堂上,他們是旁觀者,不愿發言,即使是發言了,也是語義斷續,連一句連貫通順的句子都說不上來。又談何理解和體驗呢?正是因為這樣他們才感到學習的索然無味,從而失去閱讀的興趣,甚至產生畏懼心理。
2、研究的現狀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發現,每個班總有少數語文學習困難生,他們不太喜歡上語文課,也不喜歡閱讀,導致語文成績越來越差,基本上喪失了語文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因此,我們想通過這項課題的研究,尋找一些行之有效的對策,來激發這些學困生的閱讀興趣,從而切實有效的提高這部分學生的閱讀能力,對其終身發展有所幫助。
3、理論依據
多元智能理論認為:人至少具有八種智能,每種智能都具有同等的重要性且彼此互補、統整運作。不同的學生具有不同的心智組型,并且會以不同的方法來學習、表征與回憶知識,因此不應以相同的方法、相同的教材來教育所有的學生,教師應配合學生的不同需要而使用各種不同的方法來進行教學。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通過研究得出結論:提高學生學習能力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擴大學生的閱讀范圍,使其盡可能的多讀些書。閱讀也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教育家們發現,兒童的閱讀能力與未來的學習成就有密切的關聯。學生閱讀能力越高,閱讀經驗越豐富、越有利于各方面的學習,而且越早越有利。因此探討學困生閱讀能力低下的原因、并找到提高其閱讀能力的對策就變得尤為重要。
4、課題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本課題主要是研究學困生閱讀能力低下的原因,然后對癥下藥,針對學生的情況進行輔導,研究好的對策。
5、課題研究的價值與意義
學困生在課堂上很少發言,好像是旁觀者一樣,如何能做好他們的轉化,讓他們愛上閱讀,喜歡上語文,這是一個任重而道遠的話題,需要很多人、很長時間的努力,才會有所改變。無論是對于學生個人、老師、班級、學校、家庭都是
至關重要的,我應調動各方面的有利因素,充分調動學困生閱讀的積極性,及時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讓他們體驗到閱讀的快樂。
二、課題研究的目標
1、調查本班“學困生”閱讀能力低下的原因,研究導致其閱讀能力低下的客觀因素和主觀因素,進行分析。
2、研究課堂中提高“學困生”閱讀能力的對策。
3、研究樹立“學困生”閱讀自信的對策,利用評價來提高學困生閱讀能力的對策。
4研究科學、合理地指導“學困生”閱讀健康有益的書籍并養成寫讀書筆記的習慣,逐漸提高此類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的對策。
5對學困生閱讀能力提高進行個案研究。
三、課題研究的內容
1、分析學困生閱讀能力低下的原因
通過調查本班學困生的情況,分析其原因。
2、課堂中運用多種對策調動孩子的閱讀興趣。
課堂上應關注這些學困生,讓他們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關心,并沒有看不起他們,對于他們的進步要及時評價,鼓勵,給他們信心,讓他們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教給他們好的學習方法,多看課外書,并且勇敢地說出來,和同學之間進行交流,慢慢體會到閱讀的快樂。
3、家校互動,讓孩子愛上閱讀。
學困生閱讀能力的提高離不開家庭的配合。父母在學生成長過程中的影響是很明顯的。老師可以通過學校、家長會議、家訪等多種形式與家長相互交流,溝通信息。
四、課題研究方法
1、調查法: 通過問卷調查了解學困生情況,分析學困生閱讀能力低下的成因。
2、分析法:分析各種情況,找出其中的規律,選擇相應的教學方法,以培養學困生閱讀能力。
3、經驗總結法:定期舉行經驗交流會,形成經驗交流文章,科學概括研究成果。
4、測試法:通過測驗了解學困生閱讀能力發展情況,檢查轉化成果。
5、個案法:剖析學困生個案,從特殊推導一般。探索提高學困生閱讀能力的方法。
在進行課題研究的過程中,為了更好地實現研究目標,會綜合運用各種方法。
五、課題研究過程:
本課題研究自2012年9月開始——2013年12月結束,我打算分三個階段。
1.準備階段(2012年9月-2012年11月)。
搜集資料,調查了解學困生閱讀能力低下的原因,根據資料進行理論學習,制定研究方案。
2.實施階段:(2012年12月-2013年11月)。
a學習相關理論,明確課題研究的目標和意義。
b通過多種渠道調動學困生閱讀的興趣,教給他們閱讀方法,
c經常和孩子談心,讓他們感覺到老師對他的關心,定期和家長溝通,交流信息。
d在定期進行階段總結的基礎上調查、規劃下階段的課題研究方案,繼續進行實踐研
3.總結階段:(2013年11月-2013年12月)
整理課題研究資料,總結和撰寫研究報告并進行反思,以備以后進行深入研究。
六、課題研究成果
(一)發放調查問卷,分析、研究問題
我在2012年9月對三年級的學困生30名,進行了問卷調查,并收到有效問卷30張。通過對調查問卷的整理、分析、研究,寫出了相應的問卷分析。許多后進生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對閱讀不感興趣,不會讀也不想讀,就算是有書讀,他們也無從讀起,讀了也不懂得吸收和消化,沒有收獲,也沒有嘗到閱讀的樂趣,所以不想讀,也沒有時間讀。另外,因為都是農村的孩子,父母很少愿意給孩子買書,學校的圖書室也未能發揮應有的作用,只在數量未在質量上進行圖書配備,大大影響了孩子的閱讀量。
(二)我以本班的學困生為研究對象,課堂上利用各種機會對他們多加照顧,關心,只要他們一舉手,我就會給他們機會,讓他們體會到老師對他們的愛。課后多和他們談心、交流,慢慢他們把我當成了朋友。經過一年多來的深入調查、分析、研究。取得了明顯的效果,形成了相關的論文。
《如何有效地指導學困生朗讀課文,提高閱讀興趣》、《讓課外閱讀為學困生插上隱形的翅膀》、《淺談如何提高孩子的閱讀能力》、《如何指導學困生朗讀課文,提高閱讀興趣》、《讓學困生愛上語文,愛上閱讀》;讀書心得《引領學困生充分讀書,在讀中質疑》、《怎樣使學困生成為閱讀的主人》案例《在閱讀中培養孩子的寫作情趣》以及學困生的轉化記錄等等。
通過具體的研究,以及撰寫論文時的心得體會,總結出學困生閱讀能力低下的原因及對策的研究,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
(1)要樹立全新的教育觀和學生觀
語文教師要加強自我學習,深入領會新課改理念,提高自身的教育思想素質,將關愛語文學困生的思想意識具體貫徹到教學行動中,課后要不斷反思,在反思中發現,在改進中實踐,在探索中提高。小學語文教師應樹立正確的學生觀,“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不能因學生某方面的不足,就歧視學生,甚至認為他已經“無可救藥”。“用用多把尺子”評價人,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他們,讓他們感覺到教師的愛。“愛能夠融化一切堅冰!”要辯證的看待 “學困生”,努力挖掘他們身上的閃光點,使他們同其他的同學一樣都能沐浴師愛得陽光。在教育中我力求對學困生奉獻一片愛心、給他們多一點尊重、多一點寬容、多一點鼓勵、多一點欣賞,讓他們在和諧的環境中愛上閱讀。
(2)培養學困生閱讀興趣,教給學生閱讀方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要想辦法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教師要啟發引導他們自悟,嘗試成功, 感受樂趣,給他們注入學活知識的靈丹妙藥,從而充分發揮腦力功能。我在教學中是這樣的做的:1、聯系實際,講述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講課時注意增強趣味性,重視課堂練習的教學。2、為學生創造與教學內容有關的意境。3、在教學中貫徹"因材施教"的原則。對學困生,制定合理的學習目標,加強輔導。平時布置作業,考查區別對待。
我們要進一步引導他們不僅愛讀,而且會讀,還要讀得有收效。作為讀書的指導者,我們應該向學生介紹一些行之有效的讀書方法。閱讀方法一般包括精讀和略讀,精讀即抓住重點詞句,細細揣摩,較深入地理解文章的語言文字和思想內容;略讀即先看序言、提要、編輯大意和目錄,以了解全文的性質、內容和規模,再閱讀全文章節標題及段落首句和尾句,最后瀏覽全文,綜述大意。在課外閱讀中,學生常用的是略讀。根據閱讀目標的不同,我們又可以把略讀分為游覽式讀書法和篩選式讀書法。培養學生閱讀方法,我們要遵循課內帶課外,扶放相結合的原則,切忌拔苗助長。要讓學生掌握一般的閱讀順序,即先初讀,感知課文大意,然后精讀品析,最后評議摘錄。
小學生普遍貪玩好動,對讀書不可能頃刻間就“如饑似渴”,必須循循善誘,逐步培養興趣。在平時的課內閱讀教學中教師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結合課堂教學選擇推薦讀物。
(3)家校互動,讓孩子愛上閱讀
家庭的不良影響。棲山中心小學學生家長大多是來自農村家長素質普遍不高,對孩子的教育認識不夠明確,且大多把重心放在“養”上,而不是“育”。家長管教失當,溺愛、放任,學生從小就養成了任性、貪玩、專橫、說謊、狡辯等壞習慣。這樣就不能教育和幫助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所以,應在家里應盡可能地為孩子創設和諧安靜的學習環境,幫助孩子從小培養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家人要關心孩子,為孩子營造一種好學向上的文化氛圍,讓孩子明確學習的目標同時也能看到成功地希望。
搞好學校和家庭的聯系,以便更好的對學生進行有效的管理。家庭的配合是轉化學困生的外部條件。父母在學生成長過程中的影響是很明顯的,也是極為重要的。老師可通過家長學校、家長會議、家訪等多種形式與家長相互交流,溝通信息。
(4)時刻不忘學困生,注重個別輔導,并做好記錄
在教育教學上時時想到學困生,在備課時首先要想到學困生,要備學困生的轉化情況,要明確學困生理解教材的難點是什么,學困生容易出現的錯誤是什么?上課時要想到學困生,要鼓勵學困生積極參與,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大膽地回答問題。布置作業時,要想到學困生,要讓學困生“吃小灶”。批改作業時,要想到學困生,后進生的作業要優先批改,要當面批改,要精批細改,不能簡單地打"√"或"×"了事,不但要在錯誤處打上記號,還要幫助后進生找出原因,加以改正。上評講課時,要想到學困生,對于學困生哪怕是只有點滴進步,也要給予充分的肯定。在此基礎上,充分發揮了群體效應的力量,開展“一幫一、一對紅”的活動,幫助學困生盡快趕上來。
老師在平時課余時間就得做個有心人,對學困生進行個別的輔導,及時做好學困生的轉化記錄。從最基礎的專項訓練開始入手,一點一滴地幫他們補起來。只要持之以恒,當他們的基石壘到一定高度時,你就會發現他們上課的專注力會越來越高,接受新的知識也越來越多了。
七、存在的問題和實踐啟示
從事小學語文教育十多年,我品嘗了無數優秀學生帶來的歡樂,但在一記憶里最深刻的還是那些語文學困生給教學工作帶來的酸甜苦辣,因為培養學困生的閱讀能力絕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它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當前的素質教育要求我們要面向全體學生,讓每個學生,都能成才,也就是說不僅要把優等生教育好,更要把教育中的“次品”轉變成“合格品”,讓所有的學生都得到進步,得到提高。我們要向學困生撒下更多的愛,要有恒心,付出真心,做到耐心,促使他們有所進步,有所提高,有所發展。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他們,讓他們感覺到教師的愛,使學困生愛上讀書,愛上語文。
本文由卓文著作網首發,轉載請注明出處和鏈接。
文章名稱:小學語文縣級課題結題報告怎么寫
文章地址:http://m.guanyisy.comhttp://m.guanyisy.com/anli/keti/21282.html
相關閱讀
- 2025-06-26申報課題需要的材料明細
- 2025-06-23課題的審核要素
- 2024-03-01課題結題證書是一人一張嗎
- 2024-03-01課題分工安排
- 2024-03-01課題開題如何論證
- 2022-02-10課題申請書范文2篇
- 2022-02-09橫向課題經費報銷技巧
- 2022-02-09qc課題是什么意思
- 2022-01-27課題研究方案與課題開題報告區別
- 2022-01-27課改專題類選題推薦